看 " The Hateful Eight八惡人" :大雪中的黑白是非
<The Hateful Eight八惡人 >
觀影日期:2016/03/25
導演: Quentin Tarantino
IMDb:http://www.imdb.com/title/tt3460252/?ref_=nv_sr_1
主演: Samuel L. Jackson / Kurt Russell / Jennifer Jason Leigh / Walton Goggins
昆汀的第八部作品,大雪中的黑白是非,八惡人。
昆汀的作品風格非常好認,向經典致敬的分鏡、非線性敘事、荒謬、諷刺、暴力和血腥,這部又找來Samuel合作當故事中心主軸人物,電影將多個對比(白人vs黑人/北方vs南方/文明正義vs私法仲裁/看重"過程"vs只看"結果")大肆張揚在故事的推行中。
這部片以南北戰爭作為背景,但是我想在對南北戰爭了解(美國內戰,和經濟、蓄奴制度有關,林肯總統支持廢除黑人奴隸制度而後被刺殺)很少的狀態下去理解這部片子,現在網路的發達已經讓人們可以迅速的查詢資料,但那速食的資訊無法給太多營養,我們對事情的理解應建立得更深;所以我想,如果是一個如我對南北戰爭的概念就只有這般模糊粗淺的人,會怎麼理解這部片?
南北戰爭裡的關鍵,廢/蓄奴制度裡的種族問題牽涉了很多,種族問題不是單單區別我們是不同族類的這種認同感,還有既得利益者對權力的強取豪奪、對失權的恐懼反撲;其實放在其他議題裡也一樣,往往都是權力失衡的問題。
那,有沒有什麼是正義?
正義是不是也如我們的社會一樣,一直在轉變型態,一直在"更正"自己的最新版本?
正義就是遵守社會的守則嗎?
電影裡的人物都在灰色地帶,片名都叫做<The Hateful Eight>了 -三個惡名昭彰的幫派份子、一個北方戰爭的將軍、一個說自己是新上任的治安官的反叛軍領導之子、一個被抓的女性通緝犯、一個被稱為絞刑者的賞金獵人、一個曾加入北方戰爭後被通緝的黑人賞金獵人。
做為主角群裡唯一的黑人,Major (Samuel)的主角意含和大家不同,他是旁觀者也是參與者,他是行刑者也是審判者,他對身邊的一切特別警覺,他手中握有的武器給予他全部的話權,他明白挑釁的藝術,他既骯髒又張揚,他幾乎佔了所有的上風處;這個角色放在這部片裡的諷刺性強烈,平常這些都是白人的角色,今天這些角色全部換成了黑人,且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那麼這個人會做出什麼事呢?
Major and John :
人稱Hangman的John稱得上是八惡人裡面較"正義"的角色,他相對的比較沒有"黑人問題",他對反叛軍之子談戰爭帶來的傷害嗤之以鼻,他了解審判的重要性,還公開地表示他對其他人的懷疑,非常坦蕩蕩的一個人,但是他卻死在自己的原則下。
他與Major (Samuel)的行事風格不同,他抓住了女通緝犯Daisy,並要將她送往紅石鎮行刑,John說不見到他手上的通緝犯被吊死,他不會安心;相較於Major
(Samuel)的先自己處決再送屍體去領賞金,John相信文明的社會給予的正義制度,他認為應當經過審判讓犯錯的人先得到判決,再由行刑官行刑,他認為這才是正確的過程,所以他一直這麼做,即使這可能給他帶來更多危險;但在這方面有趣的是,John是白人,他得到這個社會給他的安全感相對的高,所以他也容易服贗於社會的正義制度,法律,判決,行刑等。
而Major
(Samuel)則不同,"The
only time black folks are safe is when white folks is disarmed
.黑人兄弟唯一能感覺安全的時候,就是你們白人兄弟消除警惕的時候" 他說,所以他事事警覺,他對通緝犯是先殺再說,他對於來攻擊他的人毫不手軟,他只能自己建立安全感。
Major and Chris :
身為反叛軍領導之子的
Chris全片操著南方口音在講話,語速也是啪啦啪啦啪啦快快快彷彿要趕不上馬車一樣;Chris
聰明狡猾,一口官腔,對戰爭的各種八卦非常了解,一句話就講出林肯的信是假的,由他也先點出種族的問題,"'Cuz
when niggers are scared ,that's when white folks are safe.
因為白人只有在黑人害怕他們的時候才覺得安全”,Chris的圓滑也許源自他父親的失敗的事業,他對於事情的看法多有保留,有時候甚至是見風轉舵的,但是他內心卻堅守所謂正義的原則,最後只剩下他和Major
死在一起時象徵的像是種族歧視的和解,但是他們倆雙雙死在男裝店裡,一步也踏不出去,外頭的大雪更像是種族的困境,仍大。且一時半刻是不停的。
心碎騙子的承諾:
這邊是一段非常精彩的戲,從Major
(Samuel)的繪聲繪影,到北方老將軍臉上的恐懼,加上刻意遮避的視角,除了為等下的高潮鋪路,更在講權力結構的關係(畫面中Major站著,General
坐著),得權得利者往往高高在上,對在下者給予承諾,進而予取予求,實質上他們沒有要實現他們的諾言;當在下者有一天轉為優勢的時候,就是報復的時刻了。
Major
(Samuel)的表演真的是繞樑三日,恩恩阿阿,阿阿恩恩的,舔舔舔,不斷強調他的大強納森,這個演出的畫面感的強大完全是實際上螢幕上的畫面比不上的。這也成了我熬夜看這部片子隔天起床腦中環繞著就是
Samuel的臉,帶著笑,說:是不是很有畫面感?
只能說Samuel的表演太棒了!
林肯的信:
在片中出現第一次出現林肯的信是在剛開始沒多久他們乘坐的馬車內,畫面裡面信彷彿在發光,因為正好對著馬車上開的天窗吧,照著信是透出光來的,像是什麼聖物一樣,信的最後還煞有其事的說"喔,瑪麗陶德來了",用來增添真實感。
最後又拿出來是Major
和Chris在等死的時候了,
Chris念出了信的全文,最後伸手一揉,一丟,這封信突然變得只是一張被揉皺的紙,死亡當前,Major
不需要鬆懈白人的心房了,Chris也無需對黑人嘲笑這是一封假信了。做為一個開始和結束都出現的物件,林肯的信的作用在於將兩方連上線,真實性倒不重要,重要的是起了作用。
片子算是蠻長的,接近3小時了,故事並不複雜,這次的敘事也算上是簡單的切兩刀而已,很多分鏡在構圖上都設計的非常好,像是片子開頭沒多久雪地裡的十字架、Major
首次出場的坐在屍體上的畫面、Major
和Bob在馬房講話的畫面、Major
在講故事的畫面、Daisy成為靶心的畫面、最後Major
和Chris死亡的畫面。片中很喜歡把人物放在正中央來強化人物,或讓兩個對比人物佔據畫面的兩方,中空的地方像是有鴻溝。
有些橋段既荒謬又真實,像是進入男裝店那該死的門,每被踢開一次就要再重新釘上木條,而且風雪太大,還得釘上兩片木條才能頂住門,釘木板這個動作很真實,但是一再出現不免讓人覺得很荒謬。這個橋段除了是一個明妮男裝店可能出事的暗示之外,也同時隱喻修補種族關係的粗暴,縫補方式的粗糙。
最後的畫面和結局我很喜歡,就像友人Heat說的,這是一個最好的結局。最能呈現電影主題的結局,配上不知道是誰唱的的片尾曲,唱著沒有幾個人可以在戰爭後回家,可能是十個,或五個。
如果我們不願意拋棄成見,那大雪也許會永遠困住我們,而我們在做的只是自相殘殺而已。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