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觀影

 

<舞力麥克: XXL Magic Mike XXL> 

觀影日期:2015/07/01
導演: Gregory Jacobs  ( 是 < Wind Chill>的導演耶! )

 





家裡有個查寧控意味著查寧的電影就是要去看!

本片一堆肌肉+性感舞蹈(令人了解舞男核心肌群之孔武有力)+超多的性暗示(好吧,有些已經不是暗示)+下流但不低俗的梗(ex:灰姑娘的舞鞋),是一部夏日大笑消暑的好片子

除了看五個舞男們施展舞男舞技外,做為<Magic Mike>的續集,著重相當幅度在舞男對舞男這工作想法,以及他們各自的人生規劃:有個人想當廚師,有人是靈修老師,有人夢想開自己的家具店,舞男賣色相,而不只是女人,男人有一天也會色衰 ;舞男的生涯結束後,他們還有其他的人生要走下去,這一段演出了舞男們的生活感,他們也許是他人周五的娛樂,但他們也有自己的周一要過活 

片裡請來Jada Pinkett演Mike過去的老(情)闆(人),演得非常之好!!!

以前對Jada的印象就是: 很硬+很悍+Will Smith的老婆
但是Jada在這部片裡性感爆表,聲音性感,動作性感,一舉一動都性感,而且是帶著情色的性感,這種情色性感和色情的界線很難抓,但是Jada成功了,她在片中完全就是個令眾人"worship"的Queen!











最後,我非常喜歡這個前導預告片,既有好看的舞蹈又充滿舞男感,非常"Worship"一定要貼一下:



IMDb : http://www.imdb.com/title/tt2268016/?ref_=nv_sr_1


<天降雄獅 Dragon Blade> 

觀影日期:2015/07/07
導演: Daniel Lee






好,我看本片唯一的原因就是Adrien Brody,所以以下完全是對本片的"政治不正確"之看法 :

除了Adrien Brody在本片實在是壞呀變態呀一頭亂髮的造型看了很想幫他梳頭啊(誤) 之外,我真的是不知道這127分鐘在給我亂演什麼(IMDB居然有6.3!),難道那裡天高皇帝遠,所以羅馬的十萬大軍來了都沒有人要告訴皇上嗎!!!???

皇上阿,你還記得當年大明湖畔的......阿不是,是絲路旁都護府的霍安嗎!!!


本片除了繼續宣揚成龍大哥四海一家皆兄弟之天下大同情操,我實在是很想吐槽到底保護一個遇事只會哭的小孩做什麼阿!!!好啦皇室血脈我知道,但是皇室可以有點皇室風範嗎?
書齋的小孩子都比你冷靜的,是正常人(只有我是正常人嗎?)都會選擇壞壞的大哥當羅馬皇帝阿!!!

 重點 :我想幫你梳頭啊 !Adrien , May I ? 




BTW,IMDb裡這部片叫做 : Tian jiang xiong shi ,不是Dragon Blade喔!



<一夜狂奔Run all night> 

觀影日期:2015/07/11
導演: Jaume Collet-Serra
    Don't fucking mess with your uncle Jimmy.


這種救援題材都已經讓Liam爸爸成為了專業救援高手,除了神乎其技的槍法和一支手臂千人斬 的專業摔角功力,以及不管幾歲總是跑贏一堆比他年輕的人的百米跨欄技術,實在無法叫爸爸不演這種救援專家,陳腔爛調又何妨,他就是地表最強爸爸阿!!!

看這部時不免一直跟<Taken3>比較,覺得這部實在比<Taken3>好多了,雖IMDb的分數不太高(6.6分-2015/09/20數據),但是整體而言,覺得這部電影讓人感受到它想要表達的東西

畫面很流暢,整片的色調也很一致,藍藍的,四周暗暗的,有霧氣的,告訴你這不是一個英雄救美永遠幸福的故事,這是一個充滿悔恨的男人最後讓自己做對最後一件事情的故事

兩大主角的對戲,除了兩個人都很有戲感很會演之外,不免對他們的友情(激情?)和處理事情的方式感到感動(誤)與激動 
" WHEN WE CROSS THE LINED , WE CROSS TOGETHER, ME AND U " 他說

但是票房好像很差,可能大家就是喜歡看到<Taken3> 那種華麗的英雄救美,不願意看這種狗熊救子的老年輓歌吧
另,我真的目前還沒看過洗手間紙巾之類的東西可以殺人的,本片拓展了我對凶器的視野!
然後海報很美,主角在城市的夜上,罪惡的城中,Run all night!

IMDb : http://www.imdb.com/title/tt2199571/?ref_=fn_al_tt_1





< The Duff恐龍尤物> :

觀影日期:忘了,但我確定是2015/7月!
導演: Ari Sandel

 

                                                    DYFF B : Get out of my way !

這部片蠻有趣的,雖然作為一個YA片不如<Mean Grils辣妹過招>或<Easy A 破處女王>這麼好,但是比起這兩部比較舊一點的YA片,<The Duff >使用了一些時下年輕人的"招數"來奪取大家注意,比如說任意的拍攝他人出糗影片上傳給廣大的鄉民推到爆,但本人卻在學校丟臉丟大了這種"招數". 或者是女主角和她的兩個好朋友吵架時,當著朋友的面刪掉一個個所有社群軟體的關注的這些動作,都令人看了心有同感( Well ,在這個時代,只要取消關注就成一種八卦了!) 

<The DUFF>想講的是定義自己這件事情,團體中也許都有個DUFF(Designated Ugly Fat Friend ),而每個人都可能是"Someone's DUFF" ,但DUFF也是角度問題,一個人的角度不該是你的角度,眾人的角度也不該定義你的角度,老話就是那句,"只有你自己能定義你自己"(但經過怎樣的經歷心境才能體悟就是個人的故事了)

蠻喜歡本片女主角Bianca,實在是一個很俏皮可愛又有才華的女生阿! ( 飾演她的演員Mae Whitman 之前就喜歡她在<為人父母>影集裡的演出,By the way ,她跟我同年1988年6月生,結果在本片中演高中生!!! )

IMDb :http://www.imdb.com/title/tt1666801/




7月的 Comedy+Horror Vacation :

 

<我的屍控女友Burying the EX> 

觀影日期: 忘了,總之2015/7月
導演: Joe Dante

只為了看Anton Yelchin的< Burying the EX我的屍控女友>, Anton有種geek感,演起對女友唯唯諾諾生活平淡帶一點哀愁的小人物角色,總以為他在演他自己,而這種角色如何吸引Ashley Greene(暮光的Alice)和Alexandra Daddario(波西傑克森Annabeth)的青睞?
我想不透阿,難道她們都是Anton的愚粉(喔,我在說我自己)?

這部恐怖喜劇有一個小小的,導演想帶給大家的東西就是 :

他想講當一段感情已經帶來傷害,人們因為不想傷害對方而選擇忍受的結果常常是兩敗俱傷.所以男主角的弟弟叫他"傳簡訊分手" ,我想傳簡訊分手實在是一種新科技下無情的得來速了,紙上談兵比較容易,自以為殺傷力比較小,其實不敢/不想去面對活生生的感情才是真的


"Burying the EX" 片名帶著雙關意味,我們該如何"Burying"一段關係呢?
電影海報上面寫著 " Some relationships just won't die" ,巧妙引人發笑之餘,也讓人想到的確有些關係JUST WON'T DIE ,但如何Bury,就看盜墓技巧了(或者看你是不是SPN的粉絲哈! )

最後,怎麼可以漏掉我心中的愛之一Anton Yelchin ;


IMDb : http://www.imdb.com/title/tt3339674/?ref_=fn_al_tt_1




<吸血鬼家庭屍篇What we do in the shadows> 

觀影日期: 忘了,反正2015/7月
導演: Jemaine Clement, Taika Waititi
(同時是編劇,並在片中分別飾演 Vladislav和 Viago,對啦!他們自編自導自演啦! )


超(級)凡(人)的<What we do in the shadows吸血鬼家庭屍篇>, 這部片完全擊垮萬千少女對吸血鬼/狼人等超自然生物的曖昧想像,人家是超凡,它是超級凡人;誠然是幕後花絮版的吸血鬼紀實實錄
當一切的精華片段剪接陸續成了<夜訪吸血鬼> ,<黑影家族>甚至是<嗜血真愛>,而那些幕後吸血鬼們因時間過得太快進而科技落伍的日常生活則成了<What we do in the shadows吸血鬼家庭屍篇>

哎,結果在日常的生活裡,你才知道他們是怎樣的一種生物,潔癖又愛唸,自戀又叛逆,還(不只)有點變態,有時像個三歲的孩子把自己弄得一團亂,阿不就是有點像你身邊那個......


IMDb : http://www.imdb.com/title/tt3416742/?ref_=fn_al_tt_1

 

<所有啦啦隊員都死了All Cheerleaders Die> 

觀影日期: 忘了,就是2015/7月
導演: Lucky McKee, Chris Sivertson
如果說<What we do in the shadows吸血鬼家庭屍篇>裡的那些吸血鬼超級凡人 ,那<All Cheerleaders Die>裡的啦啦隊員們就真的是超級煩人了!



<All Cheerleaders Die>在IMDb上面評分不高,但是我還蠻喜歡的這部片的,她充滿了青春期的各種焦慮煮成一顆顆充滿血/性/暴力/巫術/光怪陸離的彩虹糖果,劇情詭異獵奇之外,更展示了青春期裡高中生的世界觀,它是一部美國電影,少不了啦啦隊婊子(片中一直婊子玩笑,哈,辣妹過招的老師會生氣的!)和萬人迷四分衛,但是四分衛男性的霸權控制慾的主宰和失控帶出了一連串明明不可挽回卻讓觀眾哭笑不得的悲劇
IMDb : http://www.imdb.com/title/tt2527186/?ref_=fn_al_tt_1

 

<靈病It Follows> 

觀影日期: 忘了,應該是2015/7月
導演: David Robert Mitchell






恩,台灣片商近年愛在翻譯上做文章,翻譯成<靈病>取淋病的諧音,跟故事的連接很有關係,算是翻譯得很妙,只是跟人家說"我要去看<靈病>"時臉皮要厚一點就是了
從一大串的"經歷"可以看出這部片廣受各方好評(取自YAHOO電影) : 

★美國知名爛番茄影評網100%全正面好評推薦
★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週
★多倫多國際影展正式入選、日舞影展午夜單元正式入選
★德州奧斯汀奇幻影展「下一波」單元最佳影片、最佳劇本
★瑞士諾夏特奇幻影展評審團大獎!

所以愛恐怖片的我,怎可錯過,即使看得是英文字幕沒有中文我也要看! 

這部很好看,除了恐怖氣氛到味配樂著實陰森,影像構圖色調都處理的很好,是一部沒有什麼見血(好啦還是有被折斷阿什麼的)但是看了令人緊張頭皮發麻的片子之外,有著更多訊息以性交做為傳染惡靈追逐的原因,片中的主體就是那一群青少年,幾乎少見大人角色,只有青少年口中的"完了,我媽會怎麼怎麼樣",而"性"成了一種傳染病,不是梅毒菜花愛滋,而是被上了後就惡靈纏身,只等化作身邊路人慢步接近的"It"接近你,然後殺了你

導演選擇的題材很有趣,"性"本身是不對的嗎?
還是"青少年魯莽的性"是不對的?
還是有太多性伴侶的"性"是不對的? 所以要受到懲罰(死)?

那為了做愛而被殺死,你要做嗎 ?

片子以青少年作主角,呈現了某種角度,那就是 "青少年的性"可能帶給了大人很多焦慮感,而這種焦慮感放大的話,就成了片中一一逼近的恐怖感;誰知道影液交換的同時,還有什麼也被交換了? "It"非常平凡,但也非常致命,影射了你我日常中那些旁觀的人,那些觀看你同時以自己角度建立了判斷基準的人,那些人往往平凡,但給你極大的綁縛

PS. 那戴套可以避免"It"嗎很想問導演這個問題 (誤) 

IMDb :http://www.imdb.com/title/tt3235888/?ref_=tt_rec_tt


 PS. 未寫心得片單 :

<Minions小小兵 > :

那個這部片怎麼寫......就是小小兵很腦很好笑很可愛很忠誠 (?),然後女魔頭是珊卓布拉克配音的喔!然後......沒有了,就這樣!
IMDb :http://www.imdb.com/title/tt2293640/?ref_=nv_sr_1

<Insurgent叛亂者> :

必須說 ,同是青少年烏托邦類行小說改編的作品, <分歧者>在我眼中就是矮了<飢餓遊戲>一截,想要一個令人信服的故事以此類小說就要有縝密的架空世界設定 ,但是<分歧者>以五派人馬各司其執的世界總是讓我疑惑那其世界如何運行/長老們是誰/難道其他人都沒發現博學派的陰謀之類的,唉,這一切可能是因為系列女主角 Tris一點也不討我喜歡,然後演她的演員Shailene Woodley也不是我的菜的原因吧!(果然還是看喜不喜歡演員嗎?)

從IMDb中的分數也可以看出來,<飢餓遊戲>系列 (6.8+7.7+7.3 - 2015/09/15數據) 7.26平均分數,但<分歧者>平均只有6.6 (6.8+6.4-2015/09/15數據),所以大家都對這世界起疑嗎?
不是說這個系列很難看,只是怎麼看都平淡了一些
IMDb :http://www.imdb.com/title/tt2908446/

<The Lazarus Effect永夜魔女 >:

台灣譯作永夜魔女,中國大陸翻作拉薩路效應,顯然是後者好一點,"拉薩路"可是有典故的,但是再怎麼搞典故也救不了這部電影,我看的是全英字幕無中字的版本,可能漏掉一些生難科學字彙,但是,真的就是一部很無聊的不恐怖片,如果說不恐怖但是有什麼想表達的東西我覺得不錯的話還是有救的,但本片沒有!!! 好吧,除了Olivia Wilde這個演員真的很美
 IMDb :http://www.imdb.com/title/tt2918436/

應該是有漏,但我已經想不起來了,最近記憶力下滑得像台股一樣糟糕......

留言

熱門文章